必威:全球首款! 成都团队助力中国人工智能语音芯片崛起
作者:betway必威发布时间:2025-03-10
假设一下这个场景:当你完成一天的工作后疲惫地回到家中,只需要动动嘴,所有家居设备自动“苏醒”:空调自动开启到最舒适的温度,电视开始播放你喜欢的电影,微波炉为你准备可口的晚餐……而你只需要舒服地躺在沙发上等待,这不就是梦想中的未来生活?
这些以往只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景,随着人工智能语音交互产品逐渐进入大众生活,已经在我们身边开始实现。但想要达到上述场景,实现语音智能设备终端落地,打造一颗高性能、低功耗的语音识别芯片是不得不克服的困难。
在成都,就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瞄准这项技术难点,研究发布了全球首款具有深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芯片,集成自主“脑神经网络处理器核”专利技术,让设备不依赖网络,不需要下载APP,在本地就可以准确听懂人讲话,同时具有快速、精准、安全的优势。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进成都启英泰伦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他们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芯片和算法上所做的突破与创新。
语音交互作为最有效、最方便的控制方式,可以帮助用户把各种终端设备无缝连接起来,通过简单的语音命令即可控制设备或了解信息。而在语音交互设备中,语音芯片充当着人与设备“沟通”的桥梁。
今天的故事,也将从代号为CI1006的人工智能语音芯片讲起——这个尺寸只有9mm*9mm的芯片,能够实现本地高精准、多语种、大词汇量的语音识别及控制功能。
2014年以前,语音识别技术还是以在云端进行计算为主,庞大的数据和运算量导致成本和功耗都非常大,使得语音交互产品价格较高,难以进入普通家庭。而对于网络的依赖,也让智能设备缺少灵活性,无法听从指挥实现真正的智能化。
从那时候起,从事芯片研发的何云鹏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芯片将智能硬件落地本地设备终端上,实现语音交互。但现实背景却是,直到2015年,行业内关于落地本地设备的本地端边缘计算概念还没有兴起。
毕竟要将数十个中央处理器才能运算的数据通过一个小小的芯片完成,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面对行业内对这种开创性超前想法的质疑,2015年底,何云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着手实现这个梦想。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经过近一年的攻坚克难,和团队无数次通宵测验,不断调整芯片架构、降低功耗、提高算法能力,反复试错克服一个又一个创新难点,2016年9月,何云鹏终于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全球首款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专业语音识别芯片CI1006,并且集成了“脑神经网络处理器核”专利技术。进一步将成本降到通用芯片的二分之一,功耗则在十分之一以下。
对大众而言,将芯片和语音识别算法技术做成语音模块放到设备里,或者为设备加一个外置的中控小宝,这就相当于给设备加上耳朵和听觉神经。用户只需对设备说话,设备中的语音模块通过麦克风将语音导入变成电信号,语音模块再将电信号提取出来进行一系列的运算,计算出语义反馈给用户就可实现“人机”交互必威。不需要遥控器或者键盘操纵,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应用功能,让设备真正做到“能听会说”,让人们彻底解放双手,“动口不动手”。
在性能上,CI1006可存储上千条本地命令词条,实现10米左右全方位唤醒,命令识别反应速度可达0.2s,识别率高达98%,拥有中文、英文、方言等多种语言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不用上传云端,安全性更高。目前,已广泛覆盖了智能家具、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玩具、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
芯片的产业链条长、技术新,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芯片流片失败。何云鹏坦言,人工智能在自主学习实现完全智能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企业,重要的是保持简单专注的初心和信念进行创新。从新加坡学成归国后,他先后带领团队实现了多颗芯片的大规模量产应用,并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
“
谈及为何放弃海外的工作回到成都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语音芯片产业,何云鹏表示:“成都良好的生活环境、知名高校培养的大量专业人才、政府对高新技术的大力支持和对集成电路的重视都为攀登新领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今年,是何云鹏从事芯片行业的第19个年头了,未来,他和团队将持续地通过技术迭代降低成本、解决大众痛点,不断提高人们体验感和生活质量:“人工智能技术不能束之高阁,不能仅限于庙堂之上,要让它走向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很方便地实现智能化,带给大家切切实实的感受。”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哦~↓↓↓